在追求卓越的影像合成效果時,預算往往是不可忽視的一環。延續 Day 25 我們測試開源模型 ControlCom 的主題,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在取得理想效果的同時,精打細算,以最少的成本達成目標。這篇文章將聚焦於 Colab 的運行成本分析,幫助你在不同的方案間做出最佳選擇。
根據 Colab (截至 2024/10) 提供的定價,使用 Colab 運算資源時,有四種付費方案可供選擇:
對於僅需短期測試模型效果的情境,「Pay As You Go」方案下的 90 天 100 運算單元就足夠應付需求。
在購買了「Pay As You Go」、「Colab Pro」或「Colab Pro+」後,這些方案均允許使用更高規格的顯卡。經過測試,我們發現 L4 Tensor Core GPU 是最易搶到的資源,其運算能力約為 10 TFLOPS,且在運行過程中相對穩定,避免了中途斷線的風險。
**運行過程:**因為 L4 Tensor Core GPU (一張10萬台幣) 可以穩定使用,故我們不使用 A100 GPU。在算圖時 GPU RAM 需 12 GB,故必須使用付費方案,無法取巧使用免費方案。而本次測試過程中,並非時時刻刻運算資源的需求都維持在高峰,我們發現僅在環境建置時需較多運算單元,算圖階段則每張 30 秒即完成,相較之下的費用消耗不高。
**費用方面:**在建置專案環境時,我們會需要較多的運算單元,但建置完畢後每張圖的算圖時間其實僅需 30 秒。整個測試流程約消耗 20 個運算單元,花費估計:
(22.14/100) * 340 ~= 75.276 NTD
除了「Pay As You Go」,我們也評估了 Colab Enterprise 在台灣地區 (asia-east1) 的定價,如下表所示:
資源類型 | 型號 | 收費金額 | 收費單位 | 預估情境 | 預估金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CPU | E2 | $0.030306 | 每 vCPU/小時 | 1vCPU & 5hr | $0.15 |
記憶體容量 | E2 | $0.00406 | 每 GB/小時 | 12.2GB & 5hr | $0.244 |
GPU | Nvidia Tesla L4 | $0.7781647 | 每小時 | 5hr | $3.89 |
磁碟 | Standard provisioned space | $0.048 | 每 GB/月 | ~28GB & 5hr | $0.01 |
除了 GPU 外,其他硬體規格選擇了足以完成任務的最低標準。整體預估使用 Colab Enterprise 的總花費約為 137 NTD (美元匯率 32),相較之下,這一選擇成本略高於「Pay As You Go」方案。
(0.15 + 0.244 + 3.89 + 0.01) * 32 = 137 NTD
這兩種方案各有優缺點,選擇時需考量實際需求和預算:
根據 ControlCom 的測試結果,未來可考慮以下兩個改進方向:
無論採用哪一個方案,費用都將大幅增加,因此在開始之前應仔細評估模型是否值得訓練。如果雲端服務成本過高,也可考慮地端部署,或利用 API 服務,如 Adobe 等行業領先公司提供的解決方案。總之,在進行 AI 影像處理時,創意與成本間的平衡至關重要。選擇合適的工具和資源,可以幫助你在控制預算的同時,實現高品質的視覺效果。